教学之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育之道,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伴着漫天飞舞的落叶,迎着和煦的晨光,2023年10月17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校《核心素养导向时代呼唤这样的大单元常态课》语文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如约而至。
新目标召唤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设计。为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精神,践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理念,落实“区语文大单元学历案”2.0版本使用效果,提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水平,着力打造高效、精致常态语文课,作为区调研年级的四年级语文组在教研组长范荣娟老师的带领下,引领了听评课活动新时尚——“自主约课”。在沉浸式听完12节大单元常态课后,教师发展中心创新教研活动新时尚,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活动。“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组”参训学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八位校领导莅临参加。
约课展风采
常态引思考
授课教师陈静和邓娇代表四年级语文组,展示了本轮大单元常态课教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她们执教的内容为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主题为“处处留心皆学问 连续观察学表达”。
陈静老师执教内容为任务二“眼观六路学观察”。陈老师紧密结合单元阅读要素——“体会文章细致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出发,在大单元教学的指引下,充分挖掘了古诗《雪梅》的观察方法,引导孩子们自读自悟,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古诗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而非老师们教懂的”。纵观整堂课,促进了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品味语言,明晰道理的思辨能力。
邓娇老师执教的是任务三“心明眼亮会表达”,内容为单元习作《学写观察日记》。邓老师以单元导读切入,通过三个挑战设计三大任务:总结观察方法——学习自主观察——表达观察所得,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在“六个芒果”的帮助下,在开放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基本达成了“将自己连续细致地观察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这一单元习作要素,为常态习作教学进行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
两节魅力十足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大单元的钻研和思考,更离不开四语组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在四年级语文组团队的相互协作下,大家互相启发、群策群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大单元学历案的使用与实践走向纵深。
说课研为要
评议明方向
在说评议课环节,两位授课教师首先分享了团队和个人备课的最初构想及执教后的思考。
陈静老师围绕三点方面进行了反思。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想象力,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句,结合已学课文《陶罐和铁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深刻含义;横向联系本课另外两首古诗,发现三首古诗中蕴含的不同观察方法,提炼新角度,拓展新思路。陈静老师的说课内容针对性强,有条有理,引发了与会老师们的共鸣。
邓娇老师的说课从单元大概念的落实出发,凸显了整体教学的作用。从结合导语内容,到明确语文要素;从任务驱动助力,到学习观察方法;从交流观察日记,到保持观察热情;从建立学习支架,到引导观察感受;从重视情境创设,到点燃习作热情。结合“一线三录”的习作指导策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挖掘写作素材,可谓步步为营、慧心独具。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两位做课教师反思结束后,听课领导、来宾和教师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六年级语文教师张友娟的评价如诗如画。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以生为本,辩论的声音,分享中的喜悦,聆听中的成长,学生真正做起了课堂的主人。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用大单元理念下建构教学,古诗比较阅读中观察知法,习作教学中观察有法,潜移默化中习古诗学习之法、观察之法以及生活的哲理……老师的朋友圈链接生活,拓宽学生的观察视角,都在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二年级语文教师张慧的评价掷地有声。两位老师积极贯彻大单元理念,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处理,层层递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节奏不急不徐、张弛有度,沉稳干练,不仅教会了习作方法,更教会了细致观察、连续观察、反复观察的科学精神和学习品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可谓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小学校长刘涛的评价中肯且深入。她评价两位教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将教育智慧融入到灵动课堂之中,用大单元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经验和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展现课堂教学新样态。尤其对两节常态课所提出的建议细致入微,具有导向作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学思大单元
践悟新课堂
活动第三项议程,总校语文教研员李琴以《核心素养导向时代呼唤这样的大单元常态课》为题,以12节大单元常态课为例进行了丰富又深邃的微讲座,集中反馈了听课中的思考,帮助老师们明确了大单元常态课可以怎样上,还能怎样上……
李老师首先肯定了四语组全体老师都在努力贯彻大单元教学理念,“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的大单元设计思路已深入人心,单元整体教学、“成果意识”越来越强,个别教师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大单元设计能力。12节常态课堂百花齐放,改变看得见!
接着,她结合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内容和区领航教师精心设计的学历案,帮助老师们厘清了单元大任务与课时大任务之间的关系,鼓励大家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悉心揣摩学历案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并结合学情做出适当调整,在课堂中检验效果,团队合作,智慧共融,资源共享。
李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关于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有生成,即丰实;常态性,即平实;待改善,即真实。她期待老师们把大单元常态课打造成优质课、精品课,为了学生的高层次理解而教!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活动最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冯荷霞首先对四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能够主动约课表示感谢,其次对整个团队立足学生发展、组内教师在备课时互相支持与帮助的大格局表示肯定,体现了新建路小学的大爱情怀。冯校长的话言近意远、发人深省。她还强调常态课要以素养为先,合理全面;教研活动要研之有理,研之有效。老师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永远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和思考,让自己充满活力,做一名有思想、有责任的新建路人。
大单元教学——是何?构建教学整体意识,培养发展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为何?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促进要素协同整合。
大单元教学——何为?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指向深度迁移运用。
作为教师,惟有立足长远、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育理念,勇于实践探索,才能使教育永葆生机活力。潜心钻研、踏实践行,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文字:邓 娇 许燕茹 李 琴
照片:董 齐 王 妍
初审:李 琴
复审:李晓波
终审:赵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