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文博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两个打造”工作要求,2022年9月2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土默特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敕勒川博物馆承办的《镜涵春秋——晋祠博物馆馆藏铜镜展》在敕勒川博物馆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遴选晋祠博物馆珍藏铜镜八十余件,旨在让文物说话,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镜子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我国古代的镜子多为铜制,故称铜镜,亦称镜鉴、青铜照子,正面可鉴容貌、正衣冠,反面多修饰图案、花纹。铜镜源于生活,内涵丰富,既能从中品味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鉴古论今,又可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愉悦身心。铜镜丰富的图案、铭文、纹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时代特征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铜镜的历史可上溯至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对铜镜的需求增加,促进了铜镜铸造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明末清初出现了玻璃镜,清代中晚期,玻璃镜制作工艺日渐成熟,铜镜逐步失去了实用价值,转为艺术品而存在。
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今天,这些辉映着历代科技、文化、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从太原出发,来到敕勒川这片神奇的土地,进一步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和敕勒川博物馆都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脉传承,交流互动空间广阔。今后,两馆将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内容,努力讲好文物故事,增强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交融,为促进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供稿/晋祠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