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国内
投稿

北格镇辛村:打造村史馆 铭记历史 留住乡愁

2023-03-03 07:49:50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158 责任编辑:admin

“老师,老师,这是鸟笼吗?”正在村史馆参观的辛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李锦博向老师问到。“这不是鸟笼,而是一台制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式幻灯片放映机。”荣小利老师耐心解答到。2月28日,北格镇辛村小学组织少先队员到辛村村史馆参观学习,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走进这座占地100余平方米的辛村村史馆,旧时百姓使用的铁犁、河捞床、广播盒、粮油票、自行车行车执照、识字证书、各类用章等跃然于眼前,为我们讲述着这个普通村庄的沧桑巨变。

“馆内现存老物件110余件、村史资料350余盒,其中历史最悠久的物件可以追溯到建国前。”辛村党委书记李保生如数家珍般介绍着他们村的这些“宝贝”。据他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对留住过往生活印记的渴望也愈发强烈,2019年,在北格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及辛村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史馆正式建成。

馆内由展览柜台、展览立柜、展示墙三部分组成,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全方位再现了辛村农业发展、村民自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村史馆中展示着辛村多年来收藏的老物件,饱含深情的党费证见证着1959年入党的老党员高六海的入党初心;公社桥船费收据再现了上世纪50-60年代人们出行的场景;风箱、量斗、铁犁、编筐等诉说着往昔生活的苦辣酸甜;展览墙上整齐张贴着42张宣传画报,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董德功、肖忠林、康五则的故事,展现了60年代广大人民团结一致、斗志昂扬投身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的万丈豪情和远大抱负……这些老物件跨越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搭起一座“记忆桥梁”,让乡愁可视可触可感。

随着村史馆的建成,不时有村民来这里参观。“现在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每当节假日,我就带着两个孙子来村史馆转一转,把过去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带他们追寻祖辈的生命轨迹和奋斗历程。”据悉,建馆三年多来,村史馆共接待参观人员600余人次,举办活动10余次,不仅让村民了解了乡村变迁,更激发了大家热爱新农村的豪情。

谈及对于村史馆下一步建设计划,李保生说到,辛村将以“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为目标,继续深入挖掘村庄中人文历史内涵,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黏合剂”,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来源:北格镇 李俊羿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