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解决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无人可选、有人难选”的问题?两年前,万柏林区选派7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信访矛盾突出、基础工作较差的村(含村改居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如今,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对提高基层治理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个注重”成为万柏林区选才破难题的关键。
注重综合素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人选必须政治素质优秀,政策理论水平高,对党忠诚、公道正派、作风良好,懂农村、爱农业,善于做群众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在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的基础上,组织部门进行资格联审和考察了解,最终确定选派人选,切实将优秀的人选派下去,让真正优秀的人服务基层。和平街道南社社区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后,区委选派综合素质突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原和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侯力红担任党支部书记。两年来,他遍访全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坚持问计于民、做事公平公正,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他的带领下,南社社区已由“乱”转“治”,集体经济持续向好。
注重“人岗相适”。按照“因村制宜,因岗派人,人岗相适”的原则,根据村(社区)实际情况进行选派,帮助解决突出问题。长风西街街道南上庄村因城中村改造遗留问题,回迁安置进展缓慢,存在信访隐患。区委成立工作组进行摸排调查,综合研判,选派原信访局党支部书记、局长胡三林到社区任职,用丰富的信访工作经验来化解矛盾,维持稳定,收效明显。西铭街道西铭村党委书记刘耀东曾在街道、卫生院、医保局等多个岗位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特长,主动作为,带领全村精准施策、科学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力量。
注重职业化建设。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化管理,建立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组织实施的联动机制,按照自愿服务、公开择优原则,通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公示备案等程序,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全区退休干部中遴选优秀人员,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储备库。截至目前,共储备党组织书记人选36名,为职业化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下一步将实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一肩三挑”。
注重保障激励。万柏林区委细化出台了《关于深化“三基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实施办法》等制度,参照村“两委”主干报酬待遇标准发放工作补贴。对考核优秀、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晋职晋级、评优评先,对群众不满意、工作不负责的及时“召回”。原河道所所长郝美刚到千峰街道前北屯社区任职以来,踏实肯干,认真履职,作风良好,被区委提拔使用,形成激励干部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