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柏林区千峰街道公园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共驻共建实体化运行为依托,持续优化“警务人员+网格员+物业人员+社会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典型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使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以四方力量为主体,全面推行“三线四级”服务群众组织体系,三线并行、互融互通,成为联系社区与居民的三条纽带;实行“234”“1+4+N”工作模式,建立数据动态更新和线下常态走访机制,实现网格化运行模式从社区向小区、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物业、居民代表、网格员将收集的问题与社区书记和民警共同探讨,全力解决辖区群众痛难愁烦、急难愁盼的问题,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网格员走访发现工商小区与隔壁新开菜市场共用变压器频发故障,立即组织物业、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推进问题顺利解决。化纤小区落水管破损、区委宿舍大门锁坏等问题,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协调居民代表与物业联动处置,快速完成更换维修,居民纷纷表示满意和赞扬。
社区广泛吸收民警、律师、物业、党员、网格员等群体建成社区微治理“红色诊疗队”,通过听民意、询症结、看实地、解难题的“闻问望切”工作法推进社区服务,有力破解“不知道要找谁、不知道等多久”治理顽疾,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72件,成功率100%。化纤13号楼一位准妈妈多次诉说邻居各种问题,网格员借助房东、民警、律师、居民等多方力量,分析其因心理处于敏感阶段,经过不厌其烦的倾听、聊天,“投诉”声逐渐化解。高奶奶因赡养问题引发家庭矛盾,社区书记与“法律明白人”入户了解,因案施策,委托律师参与调解,晓之以情,动之以情,母子双方重归于好。
注重凝聚驻地单位、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等各类组织资源和力量,先后与辖区7个驻地单位及26个联建单位签约结对共建,建立需求、资源和项目“三项清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让“红色物业”启动“新引擎”,引导群众声望高、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参与到物业联建当中,让物管“飘红”、民生“疏堵”、治理“增效”,奏响社区治理“幸福曲”。结合“靓丽星期五”活动,在民警多次协助下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垃圾屋”,党员志愿者联手物业对辖区老旧小区公共区域堆积存放十几年的“顽疾”进行集中清理,消除居民“心头患”。
针对辖区实际,常态化开展反电信诈骗、养老诈骗、法律咨询等专项行动;注重对辖区矫正人员7人、安置帮教14人、吸毒人员20人、精神障碍患者1人、孤儿1人等特殊人群的管控,实行“包保管理”机制,做到不脱管、不漏管;各网格员配备便民联系卡、民情民意“心语”记录本、特殊群体明细表,对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进行重点关注。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刘先生住院后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社区书记不定期进行看望安抚,经过治疗,如今已顺利出院并恢复正常生活。社区主动与特殊孤儿家庭建立结对关系,物业为其减免部分费用,两孙女后期出现对立情绪,经几次协调,在律师、民警协助下成功化解。刑满释放人员张某无工作、无收入,患病卧床,社区主动帮助申请社会救助低保金,组织志愿者定期打扫卫生,给予基本生活帮助。
强化供需契合的服务模式,打造居民生活“舒适圈”
吸纳注册志愿者人数400余人,挖掘和培育有特长有威望的群体加入社会力量,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心理疏导、爱心帮扶、法律咨询等特色志愿者服务队。立足辖区弱势群体多和服务需求大的实际,擦亮“窗帘行动”特色服务品牌;联合艺博教育传爱专项基金开展《兴家风 旺家族》全国公益课;组织小学生先后看望慰问辖区特种老兵、抗美援朝退役老军人;小小志愿者利用寒暑假走进小区,传递家庭、消防、防溺水、急救等安全知识。
社区依托辖区周边公园路小学、街角口袋公园、派出所、药店等场所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延伸新就业群体精准服务,与沿街商铺共建“如家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纳凉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增设了多个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先后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茶文化、惠民集市、乒乓球友谊赛、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等“基层治理”系列活动60余场次,有形有色有效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辖区增添了烟火气息。
下一步,万柏林区千峰街道公园路社区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四方融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整合辖区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优势参与基层治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创新“微治理”助推“精服务”,让居民生活更有质感温度,浇灌出“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