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社会
投稿

最美抗疫人|守护迎泽阵地的那一抹“疾控红”

2022-05-06 09:48:46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79 责任编辑:admin

2022年清明假期的第一天,太原市突然爆发了一场疫情。迎泽区疾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建调度组、流调组、信息组以及审核质控组,正常的作息时间被打破,整个疾控中心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齿轮,联动各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凌晨审核流调报告

凌晨3点,迎泽区疾控中心的办公大楼内灯火通明。值班室里,病例、密接、次密接的协查函一份份从传真机传来,流调组同事要对这些协查函进行详尽调查:什么时间,去了什么地方,接触了什么人,接触人的身份信息,接触的时间、距离、防护情况等等,每天24小时头尾相接,不能有任何缺漏,常常一个电话就得打一个小时。每一份流调报告的背后,都代表着他们一个个不休的白天和不眠的夜晚。面对疫情,每一位迎泽疾控人没有退缩、没有畏难,只有众志成城、争分夺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赛跑。

深夜奔赴现场研判

连续奋战近一个月,迎泽疾控人每天都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为了第一时间掌握病例轨迹,及时对病例进行管控,对其所到过的区域进行环境采样、终末消杀,尽快追踪到所有密接人员,当班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有时甚至还得通宵工作,饿了就吃方便面,累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片刻。

今年54岁的李珏是迎泽区疾控中心主任,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有着30多年防疫工作经验的“老疾控”,曾先后领导并参与抗击非典、禽流感等多次重大突发疫情。这次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她驻扎在办公室,每天仅能休息两三个小时,手机铃声平均每几分钟就会响起,有时候刚挂断电话,下一通就来了,凌晨三四点奔赴现场也是家常便饭。连轴转的工作让她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但她服用降压药后又“出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研判疫情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应急处置迎难而上,安排部署果断决绝、狠抓落实。

赴现场开展摸排

宋志萍是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参与了疫情监测、响应疫情报告、核实病例、现场流调、撰写报告的全过程。哪怕是短暂的在家轮班休息期间,她仍然坚持做好传染病网报卡审核工作。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喊出了“公鸭嗓”,熬出了“熊猫眼”,但她毫无怨言,依然勤勤恳恳坚守岗位,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忠诚和担当。

在方舱实验室检验样本

田志忠是检验科科长,担任本次疫情防控样品检验组组长。作为疾控中心检验领域泰斗的他,带领样品检验组的同事24小时备战,穿戴好全套防护设备,一进实验室就要4小时起步,都不敢喝水、吃东西,就怕上厕所影响实验进程。哪怕汗水早已湿透衣服,水雾模糊了护目镜,他们仍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最准确的报告。摘下口罩,脸上满是深深浅浅的沟壑;脱下手套,手指常被水气泡得发白脱皮。

外出进行环境采样

公卫科科长郭淑贇担任采样和消杀队队长,2021年刚做过手术,身体还比较虚弱。随着疫情的发展,终末消毒任务越来越重,每次去疫点消毒时,郭淑贇总是抢着带队前往,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背着沉重的消毒设备,大到走廊、墙壁、家具,小到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每个环节她都严格规范、一丝不苟。为了保证疫点消毒效果,每次消毒前后还要采样检测,进行效果评价,一干就是2个多小时,身体不太好的她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年轻的“90后”杨亚楠、王佳乐、李月阳、狄丽青、薛灿灿等人,复杂的、难办的工作经常抢着干。他们总说:“我们年轻人手快,多干点,老同志们就能轻松点。他们都到了我们父母的年纪,看着他们这么累,真的很心疼。”杨亚楠的孩子只有3岁,常常几天都见不到妈妈,电话中哭着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你了……”她只能忍着眼泪回答:“妈妈在外面打怪兽,把怪兽打跑了妈妈就回来了。”他们也是儿女,是父母,是丈夫和妻子,他们也有悲有喜、有血有肉,但她们深知,疫情防控是命令、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

迎泽区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与“病魔”逆向而行,默默坚守、默默奉献,共同为阻断病毒传播链条而战斗。虽然病毒这个敌人很顽强,但是迎泽疾控人一直在战斗,片刻不敢停歇,丝毫不敢松懈,以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护了群众平安健康!(杨亚楠)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