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社会
投稿

下沉杏花岭区管控区、封控区系列报道九:“消杀天团”拎“包”即战

2022-04-26 11:09:29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122 责任编辑:admin

“虽然每次消杀的地方不同,但要求都是一样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60岁的山西天龙志愿队索旭东正在封控区内进行环境消杀作业。“对街道、店铺、单元楼垃圾桶、下水道等各个角落,进行地毯式等消杀,确保不留盲区。”

4月18日,太原市对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进行动态调整。杏花岭区三墙路以东、新民中街以南、五一路以西、府东街以北区域依旧被划为管控区。连日来,索旭东与队员们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检查防护,确保安全。”加药、注水……一系列操作流程后,队员们背着弥雾机分头行动。50斤的“背包”背在身上爬楼进院,一桶药液消杀下来,大家里里外外早就湿透了。

“接到任务立即开展工作,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几乎忙得停不下来,但队员们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很好地完成了每天的环境消杀任务。”山西天龙志愿队杏花岭消杀负责人武艳介绍。每天15名至20名队员,消杀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

山西蓝天救援队是管控区、封控区内另一支消杀队伍。4月15日晚,接到杏花岭区武装部的通知,该队集合部分队员组成杏花岭一线消杀突击队。

张天振是山西蓝天救援队的消杀“坦克手”。4月初,疫情突袭太原,他将妻子与7个月大的儿子送回老家,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高负重的消杀设备……防护面屏下,汗水流个不停。消杀现场,弥雾机、消杀坦克隆隆作响,阵阵白雾带着浓郁的消毒液气味,在四周弥漫,队员们严格按照消杀作业操作要求,奔波于一条条街道,一栋栋楼宇。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曾经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消杀“功臣”——防疫消杀“小坦克”,也被派往这次的消杀任务中。“小坦克”一小时可以处理超过4万平方米的消杀面积,这是人力远远难以达到的,可实现远程操控、定点线路无人驾驶及平行驾驶等操作模式无缝转换,不仅能避免人工消毒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也可节约人力资源。

“街道、楼道、各类公共场所,特别是垃圾桶和下水道,着重消杀。”蓝天救援队负责人温洪波介绍。据了解,街面、小区内的垃圾量,管控期间比平常翻了一倍。

目前,15名清运人员担负管控区、封控区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其中,8人负责道路清扫,7人负责垃圾清运。52岁的傅文忠是一名退伍老兵,负责垃圾清运工作。“每天三趟,拉到阳曲县专门的垃圾回收站,来回一趟需要三个来小时。”老傅告诉记者。

当记者问起老傅是否觉得辛苦时,他笑笑说:“大家都辛苦,就是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垃圾清运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做自己的一份贡献而已。”在他的挡风玻璃处,摆放着的党徽,迎着朝霞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见过黎明,踏破黑夜。穿街过巷,他们在封控区、管控区每条街道、每个小巷留下足迹,坚持全面彻底、应消尽消、不留死角,逆行的“背包侠”一直在路上。(刘璟琛/文 段斌/图)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