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在推动吉林省全面振兴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近日,吉林省总工会发布了《关于2021年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先进单位和标兵个人、先进个人的决定》。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与全省各行各业优秀集体的激烈评选竞争中突出重围,荣获2021年度“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殊荣。
近年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内涵、创新发展,紧紧围绕“争创省级示范校,争办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双争”目标,全面实施“七个三年提升计划”“两建设一诊改”920项目和“310”工程,加快推进“三改两创”重点任务。成功晋升省级示范校和省“双高”校建设单位。学校“双创”工作迈出坚实一步,学校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先进校”,申本工作已顺利通过吉林省高评委专家验收,列入吉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并报教育部审核。
学校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五创五强”工程、“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和“对标争先计划”,配齐“三支队伍”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提升计划”,实行院(系)党政分设,基层党组织发展到1个直属党委、17个党总支和42个党支部,发展新党员443人。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网络思政中心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构建“3+3+X”课程体系。启动“医路同行、健康有我”思政课选修课全省试点,并交流经验。认真落实统战工作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纠正“四风”,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三个主体责任清单,完成基层党总支政治巡察全覆盖。配合省委第二巡视组完成新一轮对学校的常规巡视。全面完成贫困村脱贫帮扶任务,获评扶贫工作优秀档次。学校获评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获批全国“样板支部”1个、省级“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学校党委班子和纪委工作多次获评优秀。
学校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紧紧围绕教学改革这一主线,全面完成吉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国家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验收,全面启动吉林省特色“双高”校建设。改革院系设置,教学单位由7个系(部)发展为14个学院,专业数量由13个增加到23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特色专业2个、重点专业1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校企合作开发课程30门、编写教材86部、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100种,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3门。实施“教学质量三年提升计划”,推动“三教改革”、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堂形态转变和“课堂革命”。成功承办全国卫生行指委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医学美容大赛和三届护理、眼视光省级技能大赛。教师获得国家级奖50项、省级奖216项。2020年获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国赛三等奖,为全省首次。改革科研工作管理体系,年设立科研奖励基金300万元,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立项184项,到账经费440.7万元。教师发表论文976篇,其中核心期刊及SCI收录105篇,实用新型专利等10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自然科学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先后荣获“吉林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及“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中华职教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称号。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就业为先,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源。深入推进招生模式改革,实施统招、单招、对口、扩招、衔接等招生方式,全日制在校生由2016年6575人跃升到2021年15006人,在校生规模同比增长128%。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8883人,高职扩招和大学生村医6123人。共培养成人在籍学生2000余人,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达12000人次。以生为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获得国家级奖115项、省级奖177项。2021年获第七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实现了吉林省零的突破。实行毕业生就业五级包保责任制,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左右,其中,部分专业就业率达到100%。认真贯彻吉林省“创业有我 就在吉林”工作部署,毕业生留省就业率80.06%,全省高校排名前五,获省政府一等奖。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9%以上。专升本考试录取人数逐年攀升,2021年录取认识达到660人,占毕业生总数26%,处全省前列。
学校坚持内培外引,合作共建,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优化。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遗余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每年设立人才引进基金500万元,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五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175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85人,评定二级教授2人,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19人,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7人。研究生学历207人,占比39.88%。正高级职称5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92人,占比36.99%。省级拔尖创新人才6人,政府津贴专家2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4人。聘请陈香美院士等12位全国知名专家担任名誉校长、教学顾问、兼职教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入库899人。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医药学院、北华大学、长春大学共建教学团队4个。修订《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教师高校集中培训145人,企业进修89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142人。坚持干部队伍专业化、年轻化,现有副科级以上干部138人,中层正职平均年龄48岁、副职37岁,“80后”中层干部42人,研究生以上77人,占比49%。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试点先行,三全育人改革全面实施。学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创新打造“三个五”特色育人模式,全面完成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试点院(系)和吉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实践育人创建任务。实施学生管理服务“1468”工程,实现了学生管理与服务“三化”目标。广泛开展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成立“青马班”和“学习筑梦”班。持续培树“家·春秋”大学生健康普及行动、“访·讲·签”大学生家族记忆唤醒行动、“红色·寻迹”大学生红色研学行动等三大社会实践育人品牌。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医教协同育人模式全面形成。坚持把医教协同、产教融合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牵头成立“吉林省医学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成员单位107家。发展康美梅河口中心医院、松原市中心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白城市中心医院等4个非直属附属医院,共建一诺眼科、国信健康、青岛优度、广东伊丽汇、老百姓大药房等5个产业学院,共建上海舒曼、江苏全真、深圳康泰健、广州定远、北京嘉城等5个产业创新学院。建立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建立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吉林大药房、吉林国文医院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个。建立白城市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教学、实习基地206个。开办临床教改班87个,5807名学生参加了学习。按照校院一体化建设思路,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对附属医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购置仪器设备201台套、4435万元,“校有院用”仪器设备价值1500万元,极大提高了附属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全面加强。学校坚持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实施了“管理水平三年提升计划”,扎实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集团化办学模式和继续教育市场化”三项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瞄准医学本科大学标准,修订了学校《章程》,健全校级层面制度65项。成立资产管理处和审计处。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施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保洁、绿化和保安公司化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实行公寓、餐饮、物业等管理人员第三方代理制度。承办了吉林省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现场会,进行了经验交流。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荣获“吉林省2019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紧紧抓住改善办学条件这一关键环节,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投资1.98亿元,新增校园面积44.65万平方米,校区面积达到75.32万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升本的瓶颈问题。投资1.89亿元,新建综合图书馆、2栋学生公寓和洗浴中心,增加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投资3512万元,完成学思楼、致远楼等6栋楼宇整体维修改造。投资1465万元,建设红园、百草园、启明广场、e广场等。投资4974万元,完成道路、广场、消防、公寓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投资2817万元,建设了眼视光科普馆等“三馆一堂”。投资2035万元,完成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5200多万元对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投资1.03亿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6673万元增加到1.7亿元。固定资产总值由2015年的3.08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0.43亿元,增长239%。学校年收入由1.86亿元增长到2.95亿元。馆藏图书由52万册增长到120.04万册。
学校坚持健全体系,打造品牌,文化育人功能全面彰显。学校秉承“自强厚德 仁爱济世”校训精神,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成功举办了建校60周年校庆,聘请优秀校友陈香美院士任名誉校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医精神”和“白医现象”。构建了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天使文化、励志文化和信息文化“五大”文化体系。建设红园、百草园、人体生命科学馆、中医药文化馆、眼健康科普馆和大学生禁毒教育基地。红园获批吉林省首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系统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一院一品”各具特色的厅廊文化。编制《校园标识规范》,校园楼宇、道路、景观等标识完成文化命名。制作《魅力白医》《绽放》等多部宣传画册和宣传片。突出环境文化,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现在的医专校园,春可见,杏林春暖,桃李芬芳;夏可赏,金鳞嬉莲,百草飘香;秋可看,丹鹤起舞,红色满园;冬可观,忍冬傲雪,百鸽轻扬。校园生态景观,誉满白城,省内闻名。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践行“六大公约”,实施“六大行动”,开展“百一”行动,“百一行动、从一做起,文明1+1、践行百分百”。学校获评国家级“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单位”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称号。
学校坚持信息驱动,精细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全面跃升。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教学、管理、服务、决策的重要手段。实施“信息化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国内技术领先的主控机房,建设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安全保障、科学决策四大平台,建立了教务教学、校园安全指挥中心,实现了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形成了“八个一”大数据智慧应用新生态(全校一张网、基础一平台、信息一个站、网站一个群、校园一张卡、上网一个号、数据一个库、办事一站式)。国家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成效显著,荣获“中国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奖”。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高标准推进“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制,初步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校园大安防体系,校园总体安全稳定,荣获吉林省“119”消防奖先进集体。(刘成 王立新 陈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