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角落里,有个小单间,来这里急诊的人都得先过这里。这里是核酸检测点,而负责做核酸采集的是杏花岭区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他们在这里24小时待命。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最基层的医疗单位,默默地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大面积核酸采集、检测,隔离酒店防疫、消杀,火车站、高速路口疫情防控……他们担当了最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责任。
使命
2020年2月5日深夜,中心执行主任阎爱春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接收两名武汉返晋人员。她“披挂上阵”,一刻也没有耽搁。这是杏花岭区隔离酒店接收的第一批武汉返晋人员,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战“疫”之初就首当其冲。
“当战‘疫’拉响警报的那一刻,我们选择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使命,用行动彰显信仰。”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侯彦向中心发起了动员,30多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纷纷请战,一份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代表了大家的决心。
那时,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王寒冰总在微信朋友圈“打卡”,早上五点出门,晚上一两点才能回家。“当时还没有隔离服,就穿着蓝色的一次性手术衣,带着一双洗衣服的长筒皮手套、一双大雨鞋,采集核酸,一干就是一天。”2020年复工复产开始,该中心获得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准入资质,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开展核酸检测的基层医疗机构。王寒冰他们走进工地大范围采集样本,最多时一天采集近3万份样本,累的话都不想多说。由于工作出色,她火线入党。在入党申请书上她说:“80后”“90后”,甚至“00后”已经长大,到了我们完成使命的时候了。
两年来,在做好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担负着太原火车站、高速丈子头西、6所大学和8个隔离酒店的核酸检测和标本转运任务,核酸采样90万人次,检测时间越来越短、防护水平越来越高、反应速度越来越快,不断体现着“防疫有我”的初心使命。
担当
“90”后的总护士长张丹作为核酸采样组组长,一直忙碌在抗疫第一线,临产前20天才休息下来。生完孩子后仅两个多月,便又急匆匆返回了岗位。“那段时间,每天早晨7点上班,晚上10点回家,跟醒着的孩子打不上一个照面,孩子认生好长时间不让我抱。”聊及这一幕,张丹顿时热泪盈眶。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刚出生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经常半夜惊醒,可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孩子现在懂事了,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就是为了看到妈妈。”她哽咽着说。
两年多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中心许多医护工作者都没有休假,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责任和担当。
检验科工作人员王桃丽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做2000多个标本的检测。早上五六点进去,下午六七点出来,水不敢喝、饭不能吃,厚厚的防护服里还要垫上纸尿裤,光是操作加样枪、拧采样管盖子就弄得手酸胳膊困。一天下来,一出检验室,最想做的事就是大睡一觉。“现在好多了,5台自动提取仪帮了不少忙,至少省去了一些手工操作环节,缩短了检测时间,检测速度也加快了,精确度也更高了。”检验科另一位工作人员康世宇接过话茬说道。
去年6月,科里的黄慧晶主动报名赴京参加标本检测。一周时间里,经历了从早8点到下午4点、再从晚8点到12点连轴转的考验,有了这次经历打底,黄慧晶如今工作起来更加从容自信,她笑着说:“年轻人有的是精力,加班加点无所畏惧,大家无恙我便心安。”
奉献
今年开春,我市疫情“卷土重来”。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再次冲到最紧张、最艰苦的防疫一线。中北大学多轮核酸检测、山西省肿瘤医院职工普筛……
张丹毅然选择把孩子交给母亲,自己白天采样,晚上住在卫生服务中心,王寒冰的朋友圈的照片依然只有月亮、星星。王桃丽、康世宇和黄慧晶她们再次一头扎进检验室,一干就是十二个小时以上。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冲在防疫一线,负责中心日常诊疗的多名老专家坚守岗位,每天工作八小时从不间断。
王祥龙是名二十岁出头的护士小伙子,刚来单位他就赶上了一场连续三天三夜工作的“战斗”。因为前些时候在隔离酒店执行任务,这几日正在居家隔离。
“祥龙,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谢谢,没事的,一直都能量满满的,再累也心甘。”在与同事的视频通话中,王祥龙非常兴奋。令他难忘的是阳曲一中的学生们解除隔离时留给他和同事们的一张张便条:“你们的用心和付出,让我仿佛置身于爱的海洋,我会永远记住这段时光,记住你们的身影”“尽管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们亲如一家”“日后回首,怎能忘记你们眉眼间的温柔,这份美好,我会用一辈子去存贮,捧在手心,放在心头”……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扫去了满身的疲惫,化作王祥龙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心主任侯彦说:“防疫一线虽然艰苦,也是年轻的医护人员得到锻炼、快速成长的难得机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站好每一班岗、添上每一份力,体现最基层医疗机构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