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后方,有这样一个人站在战“疫”中逆行者身后,把医护人员武装的严严实实,密切关注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在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守护者——来自杏花岭中心医院的院长、院感专家冯立新。
从区中心医院驰援湖北一线人员确定出发前一天开始,他就成为了驰援队员战役工作生活方面的“好家长”。有些队员年轻,生活经验不足,他就经常通过微信聊天,了解队员情况。3月2日,在一次同驰援湖北一线人员潘彦姣聊天时,小潘很是害怕,说最近嗓子疼了好几天,会不会是新冠肺炎?冯院长也很是担心,为此跟呼吸科知名专家交流了很多次。结合新闻上医护人员曾经发生的案例,初步判定,有可能是过度吸入吸毒液气体所致。他一边安慰小潘不要怕如果有其她身体症状及时沟通,一边指导她保持宾馆居住房间24小时通风,避免药物聚集不散,吸入过度消毒液气体,引起呼吸道炎症。改变消毒方式的几天后,小潘的嗓子果然不治而愈。
今年新冠肺炎开始后,他几乎就在医院里住着,边抗“疫”边把控医院里每个角落的防控细节。每天看着院里的核酸检测医生12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就在实验室,心里十分心疼。为此,他查阅全国新冠方面医学论文,积极沟通湖北厂家购买便携式全自动核酸提取及扩增仪,带领检测团队完善核酸检测方式,终于全省率先将检测时间缩短至40分钟,既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间又保护了医护人员不被感染。
03年SARS爆发时,冯立新战斗在一线,积累总结了很多如何保护医护不被病毒感染的经验。“和SARS一样,新冠肺炎感染医护患者主要与空气中的病毒浓度高低有关。浓度越高,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概率越大。尤其是重症监护室这个环境,房间内气溶胶浓度高,手术医生必须把口罩勒的紧紧的,操作稍有疏忽,就很容易被传染。几个小时下来,大多数疲惫的医生出了手术间,脱了防护服,累的摊在椅子上睡着,这时鼻子上口罩稍微拱起,露出口罩缝隙,就很容易被传染。尤其采集咽拭子是这次战役最危险的活,一定要采集一次消毒一次,保持采集空间通风,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3月21日夜间9点,冯立新同咽拭子采集医生在医护室交流预防病毒感染经验时说道。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都睡着了,他还在微信群里发关于院感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冯立新常说,“队员们都是我的亲人,你们救治患者,我来保护你们。现在已经春暖花开,待到任务结束,我们在医院相聚继续前行!”(杨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