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3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IB课程中心一行68名师生开启了为期六天的西安研学之旅。
此次研学总策划上海途尚文化负责人高晓峰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IB课程中心坚持“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的育人理念,举办本次研学之旅的目标是“途行中国,尚致天下”。此次研学主要以历史回眸、美学鉴赏、科技报国、民族精神、生态文明、家国情怀六大版块为核心,共计11个模块课程。师生们通过西安城墙、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博物院抚今追昔,踏寻十三朝古都文明的足迹。观赏史诗舞剧《长恨歌》、易俗社秦腔教学开展了中华文明美学鉴赏活动。瞻仰西安事变纪念馆,铭记历史培养民族精神。走进大唐不夜城穿越中华文明的大唐盛世,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与繁荣。通过走进袁家村体验特色的乡村情怀。了解到袁家村大胆创新改革成为我国首批实现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现代化新农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在文化,灿烂文化的未来在青年。秦腔作为“百戏之祖”起源于西周,以豪迈、敦厚的方式展示着秦腔独特魅力。世界艺坛三大最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为同学们生动展示了秦腔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底蕴和艺术特点的六部秦腔戏曲选段。 随着“八百里秦川喜气洋洋,三百万儿女齐唱秦腔”的报幕声,一声声明亮活泼的快板响起,秦腔的序幕缓缓拉开,或婉转低吟,或激昂高亢,一颦一笑中都充满了戏剧的张力,牵动着台下观众的心弦。化妆师分别为四名同学画了生、旦、净、丑的脸谱,并穿上剧装一板一眼跟着戏剧演员们一招一式的表演。同学深受感染争先恐后走上舞台体会秦腔那深刻的人文情怀与历史底蕴。“途行天下,尚致未来”,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研”有所思,“学”有所获吧。
走进航空科普基地,同学们近距了解各类飞机装备,逐梦寰宇问苍穹,增强师生们科技报国的责任感。
工程师们为同学们介绍飞机发展史、飞行原理科普,并组织大家参观了部分功勋飞机。让烈日炙烤下的同学们兴致盎然,激发了大家科技强国的坚强信念。“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期待万里长空之上更多精彩的中国篇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追溯悠悠历史,梦回大唐盛世。白居易的空灵之作《长恨歌》记载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恩爱情缘。精彩绝伦的表演让同学们激情澎湃,水帘朦胧中的石桥,璀璨夺目的霓裳羽衣,幽幽的亭台楼阁,骊山上的点点星光,不羁的异域风情皆勾勒出那盛世长安的繁华模样。一曲长恨,一世繁华,在光与影、舞与美中演绎着情与爱。感恩这场视觉盛宴,让同学们感受到接触历史跳动的脉搏,与盛世唐朝不期邂逅。跳脱开寻常的课本读物,调动五感体会以艺术传递历史的价值与力量。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祖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浓缩的精华始终融入于血脉之中。
亲近自然,走进秦岭山脉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考体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据悉,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陕西省长安、柞水、宁陕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6520公顷,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米,为秦岭东段最高峰,羚牛的主要栖息地,牛背梁保护区因此而得名。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考专家向同学们介绍森林中的稀有动植物、植物测量登记、昆虫标本、岩石地质等方面的科普,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素描。并在科考老师的讲解中体验户外红外线摄像机的安装,了解动物出行的活动轨迹。
据悉,保护区内有兽类60种,隶属于6目23科;鸟类123种,隶属13目36科;两栖动物7种,隶属2目5科7属;爬行类20种,隶属1目6科16属。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5种,其中1级保护动物有羚牛、豹、黑鹳、林麝;2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林麝、鬣羚、血雉、金鸡、红腹角雉、大鲵等。羚牛是本区的保护重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冷杉林和松林中,种群数量约350只。
此次西安研学之行,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感受到蓬勃而出的中国力量,正如主办方上海途尚文化负责人高晓峰所说的高层次精英人才的培育,不仅要学贯中西,更要纵横古今,不仅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途行天下,尚致未来”汲取中国文化的力量,造就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漂洋过海学成归国,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杜静伟 何文馨 顾家栩)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