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聚焦 > 聚焦
投稿

全国“最美家庭”——娄烦王存兰家庭:好母亲传承好家风!

2021-12-06 10:58:07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192 责任编辑:admin

王存兰一家(受访者提供)

在娄烦,说起王存兰老人一家,周围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今年76岁的王存兰只有 小学文化 ,养育出的子女孙辈却个个学习上进、事业有成,还有7人出国深造; 老人一生勤俭持家无私付出,60岁时开始学习绘画,创作传统布贴画300余幅,作品还在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台展播; 这个四世同堂的22口之家,母慈子孝、和睦温馨,多次被省市评为“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 11月28 日,王存兰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名单。 一个优秀女性,造福三代人,王存兰用自己的坚持、豁达、睿智,带动一个家庭成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美丽风景线。

一件黑灯芯绒粗布袄

娄烦县是全国重点扶贫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存兰一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贫穷户”:几亩薄田,公公瘫痪,小姑待嫁,丈夫收入微薄,花一分钱都得再三思量。“家里买油盐都经常捉襟见肘,添置衣服、买零食更是不敢想的奢侈。”四儿子李俊洋回忆道。

生活虽然紧巴巴,但王存兰却用自己朴素的智慧和勤劳,拉扯着一大家人往前奔。

在兄妹五个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这样一件破棉袄:那是奶奶留下的黑灯芯绒粗布袄,母亲缝缝补补改造过无数次,大哥穿完二哥穿,二哥穿完姐姐穿……直到传给最小的一个。孩子被同学们笑话是“黑乌鸦”,委屈得不愿穿的时候,王存兰总是这样说:“不要和人去攀比吃穿,咱们穷,志不短。”

勤俭朴素的家风就这样在王存兰言传身教中传承下来,即使后来家境得到极大改善,孩子们也都继承了王存兰简朴的品格。

咬紧牙关供子女上学

1977年,王存兰最小的儿子出生,家里当时穷得揭不开锅。亲戚劝她:让大儿子找个工作,日子能好过一点。王存兰不答应,她坚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穷困,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文化人。

每个月,王存兰从丈夫微薄的工资里拿出极少的一点,用于他上班的伙食费和旱烟钱,再将公公的医药费留出来,剩下的钱大部分都攒着给孩子们上学用。即使生活再困难,“上学钱”从不擅挪分毫。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大儿子考上了太原师范,成为娄烦县第一批大学生。

老人的坚持让长子走出了大山,也为几个孩子带来了认识大山外面的机会。在大哥的带动下,孩子们在学业上相互比追、不落人后。王存兰倾全家之力,先后把孩子们送入高等学府,送到海外深造。如今,五个孩子分布大江南北、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中有特级教师、有高级工程师、有金融数字师、有企业总经理,个个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六十岁踏进大学校门

在孙子李佳毅眼中,奶奶是最能干的人。“奶奶瘦骨嶙峋,高度近视,一双青筋密布的手夹菜都颤颤巍巍,却一有时间就趴在桌子上不停地写写画画。一块块废布头在奶奶的巧手下,剪出花瓣、剪出山峦,最终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奶奶没什么文化,却能创作出这样美的布贴画,和奶奶相比,我学习凭什么不努力?”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60岁那年,从死亡线走过一遭的王存兰毅然决定:“我这一辈子培养了5个大学生,自己却没文化,我也要上大学!”

在老年大学里,王存兰学会了临摹,她从裁缝铺捡来边角料,开始试着做布贴画。没想到,这一做就是近20年的坚守。

在邻居刘晓仙的印象里,王存兰和其他老人有些不一样。“从没见过王阿姨在小区里闲聊,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和周围的邻居相处都很融洽,还经常把自己做的布贴画、布坐垫分送给大家。”王存兰老人把自己的作品送给接济过自己的乡亲、邻居,送给帮助过儿女们的老师、朋友,送给政府,却从没要过一分钱。

在子女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节点,王存兰都要做一幅布贴画送给孩子。她做一幅“梅花”送给儿媳,做一幅“孔子像”挂在儿子桌前,不善言谈的王存兰,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子女的期冀。2000年,在加拿大定居的女儿回国探亲,临行前带走了母亲的几幅布贴画寄托相思之情。这些包含黄土风情和母爱的布贴画,很快被多伦多的华人朋友看到,并作为展现中国农民家庭文化的典型,被多伦多电视台多次展播。一时间,王存兰的布贴画作品在加拿大华人圈里广为传颂,王存兰也成为了当地华人心目中传统中国母亲的代表。

王存兰这样一位平凡却不平淡、朴实却不普通的母亲,就这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子女们的心里种下勤奋上进的种子,让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代弘扬、传承。这,就是好家风的力量!

来源:太原日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