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吾尔山,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以南,直线距吉木乃县城60公里左右,有山路相通,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块跨国山脉。木斯岛冰川为该山脉最高峰,海拔3835米,终年冰雪覆盖,木斯岛,哈萨克语,意为“冰山”。
冰山脚下,驻守着一群边境警察,他们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吉木乃边境管理大队卡尔巴斯汗边境警务站的民警和护边员。据介绍民警、护边员每月将对木斯岛冰川区域进行不少于4次的巡逻踏查,及时、准确掌握边境前沿动态,只为守护一方平安。为探访民警的冰山巡护路,5月9日,笔者跟随巡逻队伍,一起走进了木斯岛冰川。
能守住的底气,源于把最艰难的路踩在脚下
从卡尔巴斯警务站出发,这一段大概有6公里的距离,巡逻人员可以乘车,到达享有“冰山第一哨”瞭望哨楼一侧的崖底,积雪堵住了前进的路,车辆已经无法继续前行。
国旗引路,大家列队徒步朝着冰山走去。巡逻的路从一段戈壁开始,两侧是高山,戈壁滩上是一段砂石路。或许是考虑到有我的随行,大家有说有笑,纷纷讲述着自己入伍、从警的往事,气氛显得非常轻松、愉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砂石路越走越松,感觉地上开始冒水,有的地方踩下去,鞋子会陷进去一半,鞋偶尔还会带出一些泥。这也就提前告诉大家,沼泽路段将接近。
沼泽路段一片坑洼不平,有大小不一的水洼,有形状各异的土堆,民警只能踩着土堆前行。所以这一段路,巡逻民警属于跳着走,踏上这个泥土堆,蹦到下一个泥土堆。民警们都非常娴熟,跟随他们的节奏,我也跳跃着往前。
途中必须经过一条冰河,所谓的冰河,没有想象中的河那么宽,也就是冰山雪水融化后,汇聚成的一条小河沟。河面上冰雪覆盖,只有最边上,可以看到潺潺流水。过河的位置选择的是水浅、河窄的地方。过河的时候,队伍先停下,大家轮流向河中仍石头,石头冒出的尖,就是过河的路。
过完冰河,队员们爬上一座小山包,然后大家开始休整,补充食物和水分。环绕四周这个地方是沐浴阳光最为合适的位置,所以这成了他们的定点休整位置,因为刚过冰河打湿的鞋袜可以在这里稍稍晒干。
大约一个小时的休整后,队伍开始继续出发。而摆在前方的是一片满是石头山坡,坡面根本没有路,全部是大石头。为了避免受伤,大家只能低着头往前走,因为脚底下的石头,没有规则可言,稍有不慎将踩落石头缝。
到达冰山脚下,剩下的路就是冰川和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往下流,冻住在山脚下成一片冰川,表面是一层薄雪,大家都走得很轻松。慢慢往上,冰川上的积雪越来越厚,队员们牵着手,相互照应着往上爬,直到巡逻的终点位置。
“这样的路,我们每个礼拜要走一次,走多了,就不觉得难了。只有把最艰难的路踩在脚下,才有底气把我们的边境守护好。”警务站站长温俊辉告诉我。
高海拔,强紫外线,他们早已习惯
徒步巡逻出发的位置,我打开手机专门进行查阅,海拔已经接近2800米,还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我正常的跟着大家前行。
刚开始,巡逻队员根据路况,时快时慢,我也跟着大家的节奏,大约走了不到6公里,不觉得有什么不适。随行的护边员还不时向我竖起大拇指,“巴郎子(哈萨克语译为:小伙子),身体不错。”
再往上走,不知不觉中,我就掉队了,开始喘粗气。巡逻队员走着走着,回头看看我,放慢脚步等我跟上。刚跟上队伍一会,我又重复着刚才的节奏,不知不觉与队伍拉开了距离。偶尔出现头晕和耳鸣,但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再打开手机,显示海拔已经超过3100米。
“哥,行不行?要是不行就别硬撑,坐在这里等嘛,等会我们回来再带你回去。不过一个人在这里不安全,有狼哦。”看到我这个情况,一名巡逻的辅警队员,主动放慢脚步,陪着我走,跟我开玩笑地说到。
“你们都可以,我能有啥问题?必须行啊!”我当然也没有示弱,笑着回答到。
后面的路,他一直陪着我走,一路上给我聊着冰山上有趣的往事,我也就忘记了疲惫和身体的其他反应。
“怎么地上有血?大家检查一下,没事吧?”直到过完冰河,大家都准备休整,一名队员在旁边地上发现血迹。
相互确认的时候,刚跟我走在一起的协警蹲在一侧,用纸擦鼻子。地上的血迹,正是这名协警流的鼻血。大家扶着他在河边平躺了一会,血止住后,雪水洗了把脸,他用餐巾纸堵着鼻孔,向我走过来。
“咋回事?你行不行?不行就在这等,我们等会回来再带你回去。”我也将他刚才对我说的话,向他重复了一遍,然后我们彼此哈哈大笑起来。
“你是新来的,把这个带上,把头和脸遮一下。”出行的时候,警务站的民警,专门给我拿了一条头巾。
一开始我还觉得带上挺好,后面发现就我一个人带着,挡住了视线,干扰我拍照,也就没把那句忠告当回事,索性把他取下来装进了口袋。
巡逻结束回到警务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20时30分许,坐到车里,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安逸,唯独脸上微微发烫。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当晚躺在床上,即使身体已经很累,但脸和脖子的疼、烫感,让我难以入睡。而同行的民警,他们却睡得是那么香甜。显然对于这种强度的紫外线,他们已经习惯。
一直走,直到把国旗插到雪最深的区域
一条悠长的峡谷,两侧有险峻的山峰,可以说是天然的屏障,按常规思维来说,两侧基本上人畜无法通行。从山脚下到山顶,全部是积雪区域,看上去很安全无忧的样子,但每次巡逻,民警必须走到最深处。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责任与使命。
从木斯岛冰川脚下冰冻积雪的区域往上,一开始冻硬的冰川表面,一层薄薄的冰渣,正好避免了冰川的滑。巡逻人员行走自如,步履稳健。
随着海拔的增高,冰川上的积雪也慢慢加厚。据年龄大的护边员介绍,冰山上的气候四季无常,即使到了盛夏,飘雪天气也是经常可见。有时候在山脚下艳阳高照,走到半山腰就开始飘雪,所以越往上走,脚底下的雪也就越来越深。
爬到一半的时候,积雪就开始深一脚、浅一脚,顺着前面的巡逻队员踩过的脚印,自认为很安全的我,却两次陷进雪里,雪深直接没过膝盖。第一次自己还顺利的连脚带鞋拔出来,第二次是脚出来了,鞋却还在雪里面,自己又趴在雪地把鞋揪出来。
随行的民警好像看出了什么,主动给我讲解冰山行走的窍门。告诉我冰山上行走,既不能脚尖先着地、也不能脚跟先落地,平起平落的脚法,才能走得更稳。
巡逻没有固定的终点,在距离山顶大约一公里的位置,插有两根红白相间分界杆。每次巡逻到这个位置,民警通过观察分界杆露出雪面的节数,来判断积雪的厚度。再通过这个位置的最佳视角,查看雪面是否有脚印和其它情况,确定无异常以后,才能确定这次巡逻的终点,所以底限至少要到达测量杆。
这次巡逻到测量杆,有的地方,积雪已经没到膝盖,但民警告诉我这还是较好的情况,可以勉强的往前走。要是遇上积雪再深的时候,民警要在雪面上爬行,爬过测量杆,把国旗插在雪里。观察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才算完成巡护任务。
“把国旗插到雪最深的地方,心里才能放心,哪怕插在那里一分钟,心里也会有一种自豪,那个时候疲惫、苦累也就自然消散了。”托普铁热克边境派出所陈亮副所长说。
返回的路上,我与带队的民警始终在探讨,这么危险的地方,会有人过来吗?民警告诉我,越是大家认为危险的地方,从理论上可以说越安全。但反过来想,越是我们认为安全的地方,也越是容易让“敌人”钻空子,他们必须把这个空子给堵严实!
采访手记:要不是自己跟着走这一趟,我很难想象,这一段看似风景如画的边境路,会有如此的艰难!要不是亲身体验,我很难想象,这一群看似平凡的移民管理民警,背后有这般的奉献。返回县城后,我的脖子、脸疼了一晚上,第二天更是脱了一层皮,而他们没有。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皮肉比凡人结实,我想那是因为他们早经疼过了、脱过了、习惯了。
文 图 :欧天舒 石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