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春天,非典在全国横行。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一名33岁的普通内科护士主动向组织请缨。当时,医院的防疫物资非常紧缺:口罩是18层的纱布口罩,每个人需要戴两到三层;天气炎热,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蚊子在四周环绕,竟找不到下嘴的机会。就是这样艰难的条件,她奋战在非典一线直至结束。
17年后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已50岁的她再次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医院考虑到她年级大,还没等相劝,她似乎已经察觉到领导的好意,坚定地说:“正是因为我有着丰富的经验,我才要冲上前。”
她就是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孙黎进。
孙护士长在报名后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医院,她积极进行培训;在家里,她收拾好了行囊。大年初一,接到上级通知,需要孙黎进支援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其实刚开始接到通知我有些失落,”孙黎进诚实地说道,“我还是想去最危险的武汉贡献我的余热。但是四院需要我,保护家门其实也很重要。”
2月4日,孙黎进正式告别家人与同事,出征一线!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是太原市唯一的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孙黎进就工作在应急二号楼。她所住的寝室一共有四个人,她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全寝室的“知心大姐姐”。这位“大姐”的称号可不是单指她的年纪大,而是她早已成为所有护士们眼中的“定心丸”。
患者们年纪相对都比较大,情绪波动很厉害,有的时候要求也有些偏激。很多年纪小的护士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应付不过来的情况经常发生。孙黎进没有多说什么,她和患者进行沟通,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照,渐渐地病人们也都对她产生了信任,开始积极配合治疗。除了应对病人,“知心大姐姐”每天都会逐一检查大家的防护服穿戴情况,必须经过她的调整,检查合格她才放心;还有的护士由于第一次经历这种工作,压力大导致体温升高,孙黎进每天都会对她们说“加油”。小小的一个加油可能在别人看来无足轻重,甚至孙黎进自己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她去乌金山休养时,从他人口中得知,护士姐妹们都感动于她的这句“加油”,也正是这声加油,让她们的工作充满了朝气与阳光,也陪伴她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在谈到四院的工作时,孙护士长很是平静,没有过多的情绪变化,她坦言:“工作的强度与会面临的危险,是我在报名之时起就预料到的,承担起来的责任就必须要负责到底。”可是在谈到自己的家人时,孙黎进还是红了眼眶,流出了泪水。
女儿刘思颖也是杏花岭区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女承母业”的她骨子里也受到了孙黎进的影响。在抗疫期间,一直坚守岗位,虽无法亲临一线,但志愿去高速路口执勤测温。
孙黎进回忆起第一天去四院的场景,似乎就近在眼前。女儿一直目送着她走进医院大楼,孙黎进不敢回头,只能轻轻擦拭自己的眼泪。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坚持下来的就是家人和同事的关心。夜班需要凌晨四点交接,从一点开始,爱人“老刘”和女儿“小刘”就开始帮她倒数计时。“妈妈,还有三个小时你就可以休息了。”“老孙,已经两点了,再坚持坚持!”就是这些每天来自手机上的关心,让孙黎进忽略了眼肿、溃疡的痛苦。家人是她唯一的软肋,也是保护她的铠甲。
在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工作32年,对医院的感情不比亲生女儿和自己的爱人要少。冯立新院长从孙黎进离开当天一直到她出病房休养,每天都要问一句:“一切安好?”这雷打不动的“四字箴言”成了孙黎进每天工作的动力,也让她时刻注意自我防护。她深知,她的安全不仅让家人担忧,更时刻牵动着杏医大家庭里每个人的心。“我没有想到每天都会收到同事们的问候,看着那些暖心的文字,我觉得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孙黎进现在想起还是激动不已。
孙黎进休养结束回到了医院。走之前剪成的“板寸”长长了,白头发也多了不少,黑了也瘦了,虽然一直微笑着,但是同事们还是为她的身体感到担忧,劝她回家一定多休息几天。可孙黎进还是悄悄地找到办公室:“我知道医院最近还有一些医疗保障任务,人手不够,我能去!”护士长又开始穿梭于病房间……
(刘璟琛 唐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