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聚焦 > 聚焦
投稿

菏泽市定陶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开展“清明融情 传承润心”主题教育活动

2025-04-02 13:51:01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学校学生的节日认知与情感体验,定陶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立足学生实际,精心策划并开展了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形式,让传统文化教育更贴近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助力学生成长。


 

一、主题班会:知清明习俗,悟生命意义各班级以“清明知多少”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教师们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互动故事,向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特别设置了“清明诗词诵读”“英雄故事分享”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慎终追远、感恩生命的意义。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们用简单的手势和语言表达对先辈的怀念,在温情氛围中接受了一次特殊的生命教育。


 


 

二、国旗下的追思:传承红色精神清明节前夕,学校举行“清明寄情 缅怀先烈”主题升旗仪式。教师代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学生们通过齐唱国歌等形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节日文化相结合,在庄严的仪式感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递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三、指尖上的清明:巧手塑青团,体验民俗乐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节日参与感,学校开展了“创意青团手工课”。老师们以实物展示和分步骤演示的方式,带领学生用彩色橡皮泥模拟制作青团。揉捏、搓圆、点缀“馅料”……孩子们在趣味实践中感受传统食俗的魅力。


 

活动现场欢声不断,一件件稚拙可爱的“青团”作品展现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更在协作互动中提升了手眼协调与社交能力。


 

此次清明节系列活动以“文化浸润+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个性化、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让特殊学生在感知、体验与创造中走近传统文化,既深化了节日教育的育人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融入集体的平台。

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张鹏)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