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社会
投稿

【基层治理】农南二社区:“五常”工作法 激活社区治理“能量引擎”

2025-03-26 12:49:1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为强化社区治理,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黄陵街道农南二社区围绕“常学、常访、常议、常联、常帮”理念,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常态化治理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激活社区治理“能量引擎”。

“常学”提能力 夯实治理根基

农南二社区通过建立“社区学校”“红色网格学堂”,制定常态化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党员、“两长四员”、居民骨干学习政策法规、矛盾调解技巧、小区治理案例等。为加深理解,社区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案例分析和讲解,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与教训,鼓励工作人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今年,通过“社区学校”技能培训,已培育出20余名“法律明白人”和“矛盾调解员”,他们的加入让小区环境整洁优美,邻里关系和睦融洽,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常访”问民需 拓展服务领域

社区通过常走访,实时掌握最真实的社情民意,及时将群众集中反映的需求和普遍性问题,梳理形成为民办实事清单,由社区“两委”领办,明确责任,督促及时推进解决。在金星苑小区,工作人员发现楼道照明设施老化,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楼道照明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在召开的楼栋居民代表大会上向居民说明具体情况,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完成了楼道照明设施的维修更换。在万科新都荟小区,根据大家对小区活动场地的诉求,社区与物业联合创新活动形式,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各类活动,如线上健身课程、文化讲座等;线下则在小区道路、楼栋间空地等开展“三八”送鲜花、假日送健康等活动。

“常议”聚共识 搭建协商平台

社区搭建各类协商议事平台,邀请居民代表、物业、驻地单位等各方力量参与,针对走访收集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今年3月,就金星苑小区停车难问题,居民们提出借老旧小区改造机会,合理规划停车位等建议,驻地单位也表示可在下班后开放部分内部车位。从老旧小区改造时居民围坐讨论,让改造方案贴合实际,到邻里纠纷化解中,各方畅所欲言,解开矛盾症结,氛围热烈和谐。社区里的每次协商议事,都凝聚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管会、居民等多方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打造美好家园出谋划策。

“常联”聚合力 构建多元共治

社区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形成了社区党委、居委会、物管会、物业“四位一体”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多方联动。在“梦想课堂”公益教育活动中,社区联合万科物业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开展绘画、手工等兴趣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对外,积极链接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让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同时,带动许多居民加入志愿行动,让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

“常帮”暖民心 兜底精准服务

社区结合实际,建立“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帮扶小组,实施“一对一”结对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推出“敲门行动”及“党群爱心联系服务卡”。在金星苑小区党群服务站推行“帮办代办”服务,组建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定期开设代缴电费等服务。此外,社区还关注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健康讲座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下一步,农南二社区将不断深化“五常”工作法,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神经末梢”,推动社区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小店发布)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